抗壞血酸的發現
1912年,波蘭籍美裔生物化學家卡西米爾·馮克,綜合了以往的試驗結果,發表了維生素的理論。之後從1928年至1933年間,匈牙利的研究團隊之中的約瑟夫·L·史文貝力(Joseph L Svirbely)與艾伯特·聖捷爾吉(Albert Szent-Györgyi),還有查爾斯·葛蘭·金(Charles Glen King)這些人首先從生物中分離出維生素C而且證明就是抗壞血酸。而聖捷爾吉在1937年因為研究維生素C而獲得諾貝爾生物或化學獎。
1928年北極區人類學家Vilhjalmur Stefansson試圖證明為何愛斯基摩人能夠在毫無蔬菜的飲食中不會得到壞血病,而有類似高肉類飲食的歐洲極地探險家卻會出現病症。他認為那些原住民是從微煮的肉類中獲得維生素C。所以從1928年開始,一年中他和他的同事在醫務人員的監督下採用完全的微煮肉類飲食;而這一年他們並沒出現壞血病。
1933到1934年間,英國化學家沃爾特·諾曼·哈沃斯(Walter Norman Haworth)與艾德蒙·赫斯特(Edmund Hirst),還有波蘭化學家撒迪厄斯·賴希史泰因(Tadeus Reichstein)分別最早成功人工合成維生素C。這使得維生素C得以大量製造。而哈沃斯於1937年因為這項研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。
1934年羅氏藥廠成為第一家大量生產維生素C的製藥工廠。
1959年J.J.伯恩斯表示,之所以一些哺乳動物易患壞血病,是由於自己的肝臟無法產生L-古洛糖酸內酯氧化酶,這是連鎖四酶合成維生素C的最後步驟。美國化學家艾爾文·史東是首次利用維生素C來食物保鮮。之後他發表了一項理論,由於人類有個變種的L-古洛糖酸內酯氧化酶編譯基因而無法產生該酶。 |